a
Home科普專區成功者的大腦動出最佳學習狀態

動出最佳學習狀態

文/闕廷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學業成績的展現,是透過不斷學習累積而來的。因此如何在每一次的學習過程當中,讓孩子們保持高度專注度,提升學習效率,就顯得非常重要。在之前的文章當中提到 (一次運動讓你擁有最佳狀態),大腦中的藍斑核 (Locus Coeruleus) 是一個掌管我們注意力中重要的神經核團,受到環境、認知或是生理刺激來提升我們的覺醒程度、釋放正腎上腺素,進而讓我們有較高的專注力來面對環境要求1。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單次性運動後,可能是透過這樣的路徑2,使我們能有效地過濾其它無關訊息,把注意力投入在當下重要的事情,進而有較佳的抑制控制表現3。然而,這些研究都是在實驗室進行,讓參與者在運動後進行電腦化認知作業。結果不免讓人懷疑,運動後的最佳狀態也能反映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嗎?

在2020年一篇發表在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的研究,已經證實單次性運動後能有效提升孩童在教室與學習有關的行為表現4。該研究招募了101位年齡介於7至11歲的孩童。參與依照運動強度及內容的複雜度/認知要求設計出的六種不同的體育課,分別為低運動強度-低複雜度、中等運動強度-低複雜度、高強度運動-低複雜度、低運動強度-高複雜度、中等運動強度-高複雜度、高強度運動-高複雜度。


運動強度主要是透過運動過程的姿勢、力量輸出及動作來調整,而複雜度及認知要求則是透過動作難度來調整,例如:用非慣用手及腳來進行指定動作或是快速頻繁的變換指定動作。運動平均時間為39.5分鐘(標準差為4.5分鐘),運動當中的孩童,會攜帶加速規來紀錄在不同運動情境下參與不同強度的比例1。所有的運動課程都是在下午進行,參與運動課程前、後,會有兩位評分者觀察孩童們在教室的行為(2名評分者分析6位孩童,評分者信度kappa = 0.8),將行為表現分為與當下學習有關的行為 (on-task behavior) 及無關行為 (off-task behavior),每30秒觀察一次,共觀察25分鐘。在統計分析上會將on-task behavior設為1,off-task behavior設為0來計算勝算比 (OR, odd ratio)。研究發現,孩童在參與較高強度及高複雜度或中等強度及低複雜度的體育課程,相較於體育課前能顯著提升在教室當中與當下任務有關的行為 (高強度高複雜度:OR = 1.82, Cohen’s d = 0.33; 中強度低複雜度:OR = 1.78, Cohen’s d = 0.32),也就是說參與完這些體育課後,能提升他們在課堂中的專注力。

該研究證實了進行單次性運動有助於課堂中的專注行為,同時顯示出體育課程設計內容的重要性。若能讓孩童們在學校多參與兼具運動強度及複雜度/認知要求的體育課,不僅能促進他們的心肺適能及動作協調性5,同時也能提高他們在接下來課堂當中的專注度。

參考文獻

  1. Poe GR, Foote S, Eschenko O, et al. Locus coeruleus: a new look at the blue spot.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20;21(11):644-59.
  2. Pontifex MB, McGowan AL, Chandler MC, et al. A primer on investigating the after effects of acute bou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cognition.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019;40:1-22.
  3. Oberste M, Javelle F, Sharma S, et al. Effects and moderators of acute aerobic exercise on subsequent interference contro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Running title: Acute exercise and interference contro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9;10:2616.
  4. Heemskerk CH, Lubans D, Strand S, et al.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 intensity and cognitive demand on subsequent
    learning behaviour. J Sci Med Sport 2020;23(6):586-90.
  5. Bull FC, Al-Ansari SS, Biddle S,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Br J
    Sports Med
    2020;54(24):1451-62.

 

344人瀏覽
Sh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