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學校多動吧!
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候選人-闕廷宇
先前的文章提到,執行功能是一個高階的認知功能,包含了工作記憶、抑制控制及認知彈性,在孩童求學階段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科學家常透過「電腦化認知訓練」、「正念訓練」及「神經回饋訓練」…等方法來促進孩童的執行功能。當然,還有『運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建議5-17歲的孩童們,每天平均至少要進行60分鐘以上的中、高強度的身體活動註1,不僅能藉此強健體魄,更有保持體態…等多種好處1。至於這樣的指引建議,對於孩童執行功能發展幫助的成效如何?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根據2011年的一篇研究指出,透過規律性的運動課程介入,有助於提升孩童工作記憶的表現2。該研究將36位年齡介於7至9歲的孩童隨機分派註2至運動介入組(20位)及控制組(16位)。運動介入組在上學日(約每週五天)會進行2小時的運動課程。介入的運動課程內容,主要透過相關的體適能活動(個人或小組活動)來增加有氧適能,一週至少會有兩天透過自身重量或是相關輔助器材(例如:彈力帶、藥球…等)來增加肌肉適能。另外,也會進行一些需要動作技能的運動(例如:運球)來促進孩童動作技能發展。在課程介入時,會同時監控孩童的心跳,確保在這兩小時的課程中,至少有70分鐘維持在中、高強度以上的身體活動(心跳率約135以上註3)。研究歷時約九個月後發現,運動組不僅有較好的有氧適能表現,亦有較佳的工作記憶表現。此研究團隊隨後採用相同的運動介入方式,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FIT-Kids),來探討運動對於執行功能次成分-抑制控制及認知彈性的效果3。該研究招募了221位年齡介於7至9歲的孩童,並將他們隨機分派至運動介入(109位)及控制組(112位)。運動介入組參與率約為80.6%,在運動課程當中平均步數為4246,每分鐘心跳為137下。在歷經九個月,每週五次的運動課程介入後,運動組在心肺適能表現優於控制組,並在抑制控制及認知彈性的進步幅度高於控制組。特別的是,該研究發現運動課程孩童們的參與率與認知彈性的表現有顯著正向關係,顯示出運動量對於孩童執行能的重要性。
求學期間的孩子們,每週待在學校的時間非常多,若能讓他們參與有系統的運動課程,例如:體育課、課後運動社團…等,充分活動揮灑汗水,不僅能讓他們享受運動過程後的愉悅感,更能讓他們的執行功能表現大大地加分喔!
註1:世界衛生組織亦建議孩童們在一週可以進行三天高強度的運動來強化肌肉適能及骨骼發展。
註2:透過隨機分派方式能盡量讓兩組在介入前的條件相近,這樣才能使介入後所造成的差異較為可信。
註3:該研究並未顯示運動中的心跳資料。但若以過去研究透過運動中的心跳定義中等強度方式((220-年齡)*64–76%)並對應該研究參與者的平均年齡(8.9歲)來看4。心跳至少要有135以上才符合中等強度身體活動。
參考文獻
- Bull, F. C. et a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0 guidelin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ur. Br J Sports Med 54, 1451-1462 (2020).
- Kamijo, K. et al. The effects of an after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on working memory in preadolescent children. Dev Sci 14, 1046-1058, doi:10.1111/j.1467-7687.2011.01054.x (2011).
- Hillman, C. H. et al. Effects of the FITKid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n executive control and brain function. Pediatrics 134, e1063-e1071 (2014).
- Garber, C. E. et al.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musculoskeletal, and neuromotor fitness in apparently healthy adults: guidance for prescribing exercise.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