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ome科普專區成功者的大腦高齡者健腦~遠離壞空氣,運動更安心!

高齡者健腦~遠離壞空氣,運動更安心!

文:朱瓊苓/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之前的文章有分享過「高齡者怎麼動才能有效健腦?」,提及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且在未來至2025年時可能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近年來相關研究也支持身體活動是有益於高齡者生理、心理與社會參與,且被認為是預防與年齡相關的身體與認知功能衰退的潛在預防因子。過去回顧性研究也指出中等強度以上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可以改善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認知功能。

高齡者最常從事的身體活動就是有氧運動,其是指運動時能量主要來自有氧代謝,也就是需要有足夠的氧氣讓身體提供能量的運動,常見的有氧運動有:健走、慢跑、游泳、騎飛輪、騎腳踏車等。但近年來空氣污染而導致的許多疾病、不健康的影響甚至死亡,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戶外的有氧運動可能會增加暴露於懸浮微粒的風險,除此之外,近幾年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擴散全球,這可能讓高齡者更加卻步從事戶外運動,而導致身體的肌肉、大腦、器官功能將大受影響。

最新的一篇來自巴西的研究指出從事室內的有氧運動對於高齡者血糖的管理、提升BDNF與改善認知功能較有益處,研究中招募了48位60歲以上至少一年以上的靜態生活方式,且沒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或罹患糖尿病長者,並將參與者隨機分配到室內運動組、室內對照組、室外運動組與室外對照組四組之中,進行為期12週每週進行3次的實驗介入,其中對照組是接受12週的伸展運動,而室內運動組是進行跑步機的運動介入,室外運動組則是在公園進行跑步運鍊,兩組運動組的運動強度接設定為60%-70%的儲備心率(中強度),在訓練期間皆會測量空氣品質、並透過心率的監測使得兩個運動組的訓練量相同、且維持兩組跑步的距離相近。

研究結果顯示,室外運動的空氣中,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與超細懸浮微粒(ultrafine particles, UFP)皆顯著高於室內運動中的空氣,不管室內還是室外的有氧運動,參與者的肌肉損傷生物指標(muscle damage biomarkers),即肌肉疲勞、發炎反應等皆有下降,嗜中性白血球(neutrophils)有微小的提升,且兩個運動組的胰島素皆有顯著降低。除此之外,研究發現參與室內有氧運動的高齡者其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有顯著提升且在認知功能中也有明顯的改善,這可能因為從事室內運動可能不會因空氣中大量的懸浮微粒而造成大腦氧化壓力反應而產生對於BDNF的不良影響,因此在這篇的研究指出從事室內有氧運動的高齡者比從事室外有氧運動的高齡者對大腦的效益更好。

大家都知道運動對保持生理與心理健康很重要,但我們也可以發現空氣污染對身體的危害也實在是不能忽略,雖然從事戶外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的降低長者的憂鬱與壓力狀況,但暴露在不良的空氣品質下也是會損害我們的身體與大腦的,因此,高齡者在進行有氧運動的時候,可以到有良好過濾空氣設備的室內空間(家、體育館或健身房),若真的要到戶外進行有氧運動時,需注意空氣品質,例如在運動前可以先至環保署的空氣品質監測網瞭解一下目前的空氣品質指標(AQI),盡量避開在不健康的空氣品質下從事戶外運動,或者可以找附近公園、學校或者空氣較好的地方,在安全的環境下運動,才能真正達到運動的益處喔!

 

參考文獻

  1. Netz Y. Is There a Preferred Mode of Exercise for Cognition Enhancement in Older Age? — A Narrative Review. Front. Med 2019; 6:57.
  2. Northey, J. M., Cherbuin, N., Pumpa, K. L., Smee, D. J., & Rattray, B. (2018).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cognitive function in adults older than 50: a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2(3), 154-160.
  3. Cassilhas, R.C., De Sousa, R.A.L., Caxa, L. et al. Indoor aerobic exercise reduces exposure to pollution, improves cognitive function, and enhances BDNF levels in the elderly. Air Qual Atmos Health 15, 35–45 (2022).
  4. N.J. Kubesch, A. de Nazelle, D. Westerdahl, D. Martinez, G. Carrasco-Turigas, L. Bouso, S. Guerra, M.J. Nieuwenhuijsen. Respiratory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short-term exposure to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ion with and without 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Occup. Environ. Med., 72 (4) (2015), pp. 284-293.
  5. Bos I, De Boever P, IntPanis L, Meeusen R (2014) Physical activity, air pollution and the brain. Sports Med 44(11):1505–1518.
  6. Roe J, Aspinall P (2011) 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walking in urban and rural settings in adults with good and poor mental health. Health Place 17(1):103–113.
  7. Bowe, Y. Xie, T. Li, Y. Yan, H. Xian, Z. Al-Aly. The 2016 glob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diabetes mellitus attributable to PM2.5 air pollution. 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2 (7) (2018), pp. e301-e312, 10.1016/S2542-5196(18)30140-2

 

121人瀏覽
Sh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