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ome最新消息不同類型的介入性研究介紹

不同類型的介入性研究介紹

作者: 林庭佑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博士候選人

 

上一回簡單地介紹完不同的研究分類後 (研究類型與證據力),這篇文章就要來探討初級研究 (Primary research) 中,被認為有較高證據力的介入性研究 (Interventional studies)。

真實驗 (True-experiment)、準實驗 (Quasi-experiment)、前實驗 (Pre-experiment)、非隨機對照試驗 (N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與隨機對照試驗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這些詞彙指的是某種類型的介入性研究。然而,在書籍、學術論文與科普網文之中,對於這些名詞的定義經常不清楚,甚至相互牴觸,讓讀者們難以理出頭緒。以下舉幾個很有影響力的研究書籍為例 (原文以及引用文獻請見文末)。Cohen寫到「準實驗是一個樣本來自兩個既有族群的研究」註一。Thyer則說一個準實驗「比較一個有接受處理的組別與一個沒有接受或是接受標準、安慰劑或其他處理的組別」註二。而Thomas又定義準試驗為「一種實驗者在盡可能地控制內在效度威脅的情況下,讓設計符合現實狀況的研究方法」註三

基於以上原因,我想將我看過區分得最為清楚的一種方法介紹給大家。Thyer在他的書中將真實驗設計與隨機對照試驗、準實驗設計與非隨機對照試驗、前實驗設計與無控制對照試驗當作同義詞1(Ch11 Sec “Some Limits of the Pre-experimental Designs”),如本文表格所呈現。如此一來,三者間的差異可以概括地用有無控制組 (或控制情境) 以及參與者有沒有被隨機分派來區分。

前實驗/無控制試驗分成單次設計 (one-shot study) 與單組前後測設計 (One-group pretest-posttest design),兩者差別在於後者介入前有測量依變項而前者沒有 2(Ch18 Sec “Preexperimental Designs”)。不管是哪一種,多數情況下都會建議避免使用前實驗(無控制) 設計,原因在於沒有一個對照的組別或是情境,很難知道介入後測量到的結果究竟是不是介入本身的效果。例如一個探究新教學模式的研究,如果沒有與一個標準的教學模式進行比較的話,即使參加的小朋友學業成績有所提升,也沒辦法知道進步究竟是因為新的教學模式比較好,還是說不管哪種教學方法最後成績都會提升。這裡只先簡單地介紹這個證據力最低的研究類型,更多有關控制組的討論請看「介入性研究: 控制組與偏誤 (連結)」。

介入性研究的組成不只這些,還有隨機分派 (Randomization)、遮盲 (Blinding) 、交叉設計 (crossover) 與介入前的依變項測量 (Pre-intervention measurement) 等等。然而,在個別地來探討這些介入性研究中的重要角色前,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了解,那就是這些研究設計方法最終的目的——減少誤差 (Error)。

備註

註一: “a study of samples from two preexisting populations—a quasi-experiment” 3(Pg225)

註二: “[a] research design in which the experimenter tries to fit the design to real-world settings while still controlling as many of the threats to internal validity as possible” 2(Ch18 Sec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註三: “[a] research design in which the experimenter tries to fit the design to real-world settings while still controlling as many of the threats to internal validity as possible” Thyer 1(Ch11 Sec “Some Limits of the Pre-experimental Designs”)

 

參考文獻
(內文數字後縮寫的意思請參考文章: 你看到的科普與學術文章正確嗎? 中的表格)
  1. Thyer, B. A. Pre-experimental and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design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Work Research Methods, 183-204 (2010).
  2. Thomas, J. R., Martin, P., Etnier, J. & Silverman, S. J. Research Methods in Physical Activity.  (Human kinetics, 2022).
  3. Cohen, B. H. Explaining Psychological Statistics (4th ed.).  (Wiley, 2013).

 

相關科普文

研究類型與證據力

作者介紹

作者林庭佑畢業於台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與生命科學系 (雙學士),以連續八學期系排名第一的成績畢業後直攻博士班,是體育系第一位完全跳過碩士逕讀博士的研究生,也是第一屆科技部優秀博士生獲獎者。在學期間通過美國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共四張證照考試 (NSCA-CPT, CSCS, CSPS, TSAC-F),目前已通過資格考試,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演講、工作坊、訓練課程或其合作邀約請email (80830016a@ntnu.edu.tw)

1,695人瀏覽
Sh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