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ome最新消息運動科學學術大師講座-從「功夫」到運動心理與大腦科學之路

運動科學學術大師講座-從「功夫」到運動心理與大腦科學之路

撰稿/台師大運動心生理學實驗室 研究生 張芝雁、依林、張塵

2020東京奧運的精彩賽事,激起全國民眾風靡競技運動的氛圍,也讓我們看到中華隊優秀運動選手的傑出表現,共獲得兩金四銀六銅的好成績,如此佳績除了要歸功於選手教練的努力外,運動科學在其中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運動科學學術大師系列講座,邀請到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五位運動科學專家,向大家分享運動科學研究成果、學術應用價值和心路歷程。這次是運動科學學術大師系列講座第三場,由大家引頸期盼的武術大師張育愷研究講座教授,為我們主講「從功夫到運動心理與大腦科學之路」。由主辦人洪聰敏研究講座教授開場,提及此次講座的緣由與目標,並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林靜萍主任擔任主持,為這次演講拉開序幕。

此次演講主軸將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運動的價值、學術研究之我見,以及未來趨勢淺見。張育愷研究講座教授畢業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健身與競技運動科學博士班,目前為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也是台灣運動心理學會理事長,以及國立運動心理學會註冊諮詢師。榮獲國內外數十項學術研究獎項,更在今年榮獲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傑出校友獎,是創校130年來第一位亞洲學生獲獎者。現在已有超過130篇的SCI/SSCI、50篇以上的TSCI/TSSCI文章發表,以及多本專業書籍出版。在術科方面,張教授在考上中國文化大學體育系國術組之後,積極參與武術相關的比賽,並撰寫和翻譯武術專書,甚至在美國成立八卦太極養身武藝學會,推廣武術運動。

每當有人詢問張教授「運動的價值是什麼?」,他會說「運動對我而言,是一個生命教育,更是經歷生命價值的媒介。」。張教授出生在書香世家,但因為自己課業成績不理想,在大學時期沒有自信,對未來感到徬徨無助,幸好喜愛閱讀的習慣,讓他改變人生。偶然在一次武術比賽中,嘗試模仿武俠書籍中的響亮怒吼聲,為他獲得第二名的佳績,也讓他信心爆棚,認為自己肯定是位武術高手,這次的經驗激起張教授對於武術的熱忱。這樣的經驗就像是運動心理學者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論,只要掌握自信心,就是邁向成功的要件,其中獲得自信心最重要的一項,就是過去成功經驗。因此張教授勉勵大家:

從「運動 /擅長」找到「自我肯定」

從「自我肯定」,類化「成功人生」

談到運動科學的學術研究,應該先了解學術研究的本質,其本質可用八個字形容,「解決問題,貢獻生命。」,張教授將此分為三個面向,分別為實證新知、最佳解決方案和社會福祉。除了協助運動選手提升運動表現的競技運動心理學外,健身運動心理學也是運動心理學的重要範疇之一,而健身運動心理學主要是在探討從事怎麼樣的全民健康運動,能夠促進大眾的心理健康。根據西元2018年美國運動心理方針,規律性的身體活動,能夠降低全因死亡率、疾病風險、身體適能、功能性能力、大腦健康和認知功能。談及健身運動與認知功能的學術研究歷史,可追溯至西元1999年,Etnier主導全世界第一篇健身運動與認知功能的統合分析,研究的總結為長期性健身運動跟認知功能之間,有一個正向顯著的效果。去年,張教授的團隊針對此議題進行探究,將統合分析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SPORT MEDICINE,此期刊為全世界運動科學第二名的知名期刊,透過嚴謹的分析,研究團隊發現,當每星期執行三到四次,維持一到三個月的健身運動,運動類型包括太極拳、瑜伽等型式,都能夠增進高階認知功能。

健身運動的效益如此之大,但仍然有許多人並沒有從事健身運動,最大的原因無非是「沒有時間運動」,因此,張教授開始思考單次又短暫的健身運動,是否也能夠對認知功能有所幫助。在西元2012年的統合分析研究發現,急性健身運動確實能夠幫助認知功能,更在西元2018年出版的健身運動指引方針中,提到中高強度的急性運動能夠對專注力、記憶力、晶體智力和執行功能都有所效益,這些研究結果具有很強的研究證據力。整合這些研究,期盼未來能夠為個人量身定制提升認知功能的運動處方,以吸毒者為例,他們無法克服對吸毒的渴望,沒辦法控制自己,其實就是抑制能力(一種高階的認知功能)出了問題。針對吸毒者進行健身運動介入的研究結果發現,當吸毒者開始運動,對吸毒的渴望就會下降,其中單次的中等強度運動最能減緩對吸毒的渴望,這就是個人化運動處方的一種應用。

要為未來趨勢做好準備,張教授建議要培養學術知識的六大核心素養:專業、跨域、洞察、國際、堅韌和共好。當我們想邁向好的未來,就需要深入的專業知識以及跨領域的整合,跨域不一定要學多,學多反而是知識負擔,因此需要洞察的能力去輔助,洞察能力可以藉由主動閱讀提升,主動閱讀是指,當我們在看一件事情時,必須思考這件事能夠提供我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方案,當用解決問題的角度閱讀,將會觸發更多想法,增加達到洞察的機會。當我們想要解決問題時,其實全世界也在尋找這解決辦法,然而,我們的貢獻其實很有限的,因此最好的作法就是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站在全世界成功者們的肩膀上,幫助我們更有效率的找到答案,這樣的觀點,顯現了國際化的重要性。其實,運動科學就是一種成功學,提供社會大眾,如何讓自己更有堅毅的地方,培養如頂尖選手般的堅韌性格。運動科學的發展需要共好才能更強大,想像每個人都是一盞燈,或許亮度有大有小,但唯有一起發光,才能讓體育運動在世界閃耀光芒!

最後,張教授分享一句座右銘:

It’s not how good you are

It’s how good you want to be

(我們所追求的,不是我們在這條路路上有多優秀,而是我們想要走在多優秀的路上。)

張教授精彩的演講不只為我們提供運動科學學術新知,也分享震撼人心的人生領悟。運動科學大師系列講座還未結束,接下來的兩場講座,將持續為大家帶來豐富及多元的運動科學內容,期待在接下來的講座中,再次與各位運科夥伴們共同學習,充實自我,創造更好的運動科學之路。

 

304人瀏覽
Share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