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知辰 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碩士生 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長期的身體活動有助於提升兒童認知功能表現1。在動出最佳學習狀態的文章中提及,在單次性高強度及高認知要求的體育課程後會有助於提升兒童課堂中的行為表現,然而若想提升高階認知功能並且達到長時間的效果可以用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和類型呢?根據認知刺激假說,透過認知要求並以非自動化的運動來激活用於控制高階認知過程的相同腦區,便能提升認知功能表現。2,3換句話說,在運動時針對想要提升的認知功能加入特定的刺激,就能活化大腦,進而促進認知功能喔! Mirko Schmidt 等人
作者: 林庭佑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博士候選人 (此文章僅為提供資訊,非醫療建議,有任何疾病相關問題請與您的醫師討論) 「器械式器材可能在醫院或是復健計畫中還有點用處,但也僅此而已。另一方面,槓鈴是最便宜、最簡單、最易取得,同時也是招募全身肌肉所需要的唯一器材。」 “The
文/夏長佑 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碩士生 經過上篇《心臟夠大顆嗎?帶你認識心理韌性!》的介紹,相信讀者好友們對於心理韌性(Mental toughness)有了初步的認識,使我們得以了解心理韌性不僅是一種穩定自我、有效因應逆境的一種心理素質,更是一種能實際應用在生活、職場上的抗壓秘訣,至於該如何針對心理韌性進行訓練,將會是本篇切入的核心。 一篇有關美國一級大專運動員的研究 (Bird,
文:朱瓊苓/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之前的文章有分享過「高齡者怎麼動才能有效健腦?」,提及臺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且在未來至2025年時可能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近年來相關研究也支持身體活動是有益於高齡者生理、心理與社會參與,且被認為是預防與年齡相關的身體與認知功能衰退的潛在預防因子。過去回顧性研究也指出中等強度以上有氧運動或阻力訓練可以改善中老年人(50歲以上)的認知功能。 高齡者最常從事的身體活動就是有氧運動,其是指運動時能量主要來自有氧代謝,也就是需要有足夠的氧氣讓身體提供能量的運動,常見的有氧運動有:健走、慢跑、游泳、騎飛輪、騎腳踏車等。但近年來空氣污染而導致的許多疾病、不健康的影響甚至死亡,然而也有研究指出戶外的有氧運動可能會增加暴露於懸浮微粒的風險,除此之外,近幾年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擴散全球,這可能讓高齡者更加卻步從事戶外運動,而導致身體的肌肉、大腦、器官功能將大受影響。 最新的一篇來自巴西的研究指出從事室內的有氧運動對於高齡者血糖的管理、提升BDNF與改善認知功能較有益處,研究中招募了48位60歲以上至少一年以上的靜態生活方式,且沒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或罹患糖尿病長者,並將參與者隨機分配到室內運動組、室內對照組、室外運動組與室外對照組四組之中,進行為期12週每週進行3次的實驗介入,其中對照組是接受12週的伸展運動,而室內運動組是進行跑步機的運動介入,室外運動組則是在公園進行跑步運鍊,兩組運動組的運動強度接設定為60%-70%的儲備心率(中強度),在訓練期間皆會測量空氣品質、並透過心率的監測使得兩個運動組的訓練量相同、且維持兩組跑步的距離相近。 研究結果顯示,室外運動的空氣中,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與超細懸浮微粒(ultrafine particles, UFP)皆顯著高於室內運動中的空氣,不管室內還是室外的有氧運動,參與者的肌肉損傷生物指標(muscle damage
作者: 林庭佑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博士候選人 (此文章僅為提供資訊,非醫療建議,有任何疾病相關問題請與您的醫師討論) 上一篇文章討論過了多關節與單關節訓練動作的議題
文/夏長佑 臺師大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碩士生 甫結束的羽球印尼公開賽,勇奪金牌的臺灣女單選手戴資穎,在今年摘金路上先於四強賽第二局化解對手5個賽末點逆轉晉級,接著冠軍賽同樣先在丟失第一盤的情況之下逆轉戰局,接連擊敗兩位中國選手,取得生涯第三座印尼公開賽冠軍。由此可知在競技賽場上,除了需技術與體能兼具之外,心理因素更佔了很大的比重。在球場上奮戰的運動員們,不論戰績的要求、社會的期盼、輿論的負擔,這些都是讓內心無法穩定的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在劣勢的情況下還能保有競爭力,並且如戴資穎般抵抗壓力成功翻盤,取得最終勝果—「心理韌性」,你一定得認識。 心理韌性(Mental toughness)是一項讓運動員在高壓之下還能具備競爭力以平常心面對的心理技能。心理韌性被定義為一種心理資源,可以讓一個人在具有挑戰性的情況下保持或提高表現(Yankov, Davenport
專訪製作:潮健康 Cool Health 減肥、工作總是半途而廢 都是抑制功能不足? 生活中訂定的各項計畫,無論減重、求學、升遷,總是無法堅持完成,甚至往往半途而廢,原因可能是「控制能力」不足?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洪聰敏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抑制功能是「執行功能」(EF,executive function)的一部份,而執行功能被稱為「大腦執行長」,是幫助自我制定計畫、達成目標最重要的能力。 洪聰敏教授指出,執行功能涵蓋範圍包括抑制功能、工作記憶、認知彈性、規畫、推理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人唯有執行功能運作良好,才能擁有充足的「執行力」,在這之中,抑制功能的重要性有如「剎車」,能幫助自我釐清哪些行為在理性上真正有益。比如面臨美食時能夠克制攝取高熱量食物的衝動,或是知道久坐不動對身體有害,能夠抵抗只想偷懶的念頭起身運動。 抑制功能不夠強大時,也會更傾向待在「舒適圈」中。洪聰敏表示,許多人習慣採用既定方式處理相同工作,不願意接受新挑戰等等,都與抑制功能不佳有關係。觀察現代企業大多希望員工具有開創性,避免因循舊有的工作模式,而良好的抑制功能可以抵抗留在舒適圈的欲望,幫助自己不斷跳脫、開創,擴大心理認知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帶來更多成長與創意。 從生理行為到認知 運動改善抑制功能最有效? 想要改善控制功能,「運動」最有效?洪聰敏教授指出,運動對促進抑制功能有三大層面的影響,首先,抑制功能位在「前額葉」腦區,需要各種生理生化基礎的運作,而運動能幫助神經傳導物質平衡、促進神經營養因子生長,並讓大腦微血管增生以供應更多血流、還能增加突觸數量、神經新生、提升灰質及白質體積等等,對大腦結構、功能的生理生化層面具有多重好處。 第二,運動本身會產生「行為負荷」,洪聰敏教授舉例,上班族在下班後,從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轉換成開始運動計畫到參加運動的整個過程,就會對大腦產生「行為負荷」,必須透過抑制功能在「舒服」的久坐時「踩剎車」,轉而能夠採取「不舒服」的運動行為。 最後,運動的「認知負荷」也對改善抑制功能有益,洪聰敏教授指出,行為當中會有「慣性」的干擾,透過運動訓練能提升抵抗慣性干擾的能力,讓自己「不做出」某種反應。比如打乒乓球時,訓練自己對球不採取A反應而做出B反應動作,就能達到對抗慣性、強化抑制功能的效果。 洪聰敏教授表示,從神經的生理生化機制、行為負荷、認知負荷三方面來看,運動是一般人最能鍛鍊「毅力」的方式。毅力是指在內心想放棄時堅持下去、不要放棄的能力,事實上就是「抑制功能」在大腦踩下剎車,選擇不舒服的行為並且對抗慣性干擾,幫助自己擁有良好控制能力,最終達成計畫目標。 鍛鍊抑制功能如何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