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081人瀏覽
  • 文/吳家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運動科學組 碩士生 上回的文章裡,我們提到了「意象訓練」產生效果的主要原因,除了實作時需掌握特定要點之外,可能您也聽過:「透過回饋圖像或音樂來回憶實際運動時的現況。想像自己在這個過程中的運動細節和身體感受,進而提高自己的表現」的意象訓練方法。 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如何實際進行操作的指引方針! 第一步:思考意象包含的元素 ( Morris, T.,

  • 427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運動心生理學實驗室 林志謙/郭怡伶/蔡昀廷 文 宅在家學習,原來是一件這麼熱血的事情!在週末前的夜晚,運動科學學術大師系列講座第二場,Webex網路平台湧入了將近八百位夥伴共同來參加本次學習型的運動科學研究講座。主辦人洪聰敏研究講座教授特別提到,希望能提供一個學術平台,可以讓大家一起學習成長。本次講座很榮幸的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室王鶴森主任擔任主持人,以及成功大學蔡佳良特聘教授擔任本次的主講者,與我們分享研究成果及心路歷程。 蔡教授學術養成歷程非常多元,從師專(院)數理教育學學士橫跨至運動科學運動生理學碩士,隨後取得國立體育大學運動保健學與適應體育運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國小教職、成大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所長、成大體育室主任……等,研究領域涵蓋認知神經科學、適應體育運動學及運動生理學。此外,研究成果上相當豐碩,現任多本國內及國外知名學術期刊的主編、副主編、編輯及審查委員,以及國內許多學術研究獎項及國際研究計畫的審查委員,並進行許多跨國的研究合作案,目前也擔任科技部精準運科計畫主持人等。蔡教授過去曾獲得科技部大專院校特殊優秀人才獎勵及傑出研究獎。到目前為止,更多達97篇SCI及SSCI論文發表。今年在疫情的情況下,半年時間已經撰寫多篇國際期刊論文發表,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成就! 蔡教授從本土扎根,成為跨領域、跨國際的學術典範。 蔡教授本次講座主題為:「運動與認知神經科學跨領域研究成果與歷程」,演講一開始,蔡教授便與我們分享他的人生觀… 人生不同時期會因所下的決定而有不同的歷程與結果 年輕時可勇於嘗試人生夢想,勿被過於穩定的生活所束縛 蔡教授提到,剛開始進到大學做研究、尋求合作對象常會遇到挫折,同時,在研究資源相對匱乏的情況下,要如何持續進行研究是他當時曾面臨的困境,這可能也是一些未來準備新進大學任教的後進需要思考並努力克服的難題。他相信只有藉由累積自己研究能量,獲得外界肯定,就能逐漸獲得一些研究資源。而如何善用這些資源進行系統性研究來改善大眾健康問題與增進社會福祉,是學術研究人員的使命。 第一個分享的是發展協調障礙兒童(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簡稱為DCD)的系統性研究,主要是探討動作協調性較差兒童的動作障礙表徵及潛在的大腦神經處理機制,並思考運動對他們的效果。他發現這類兒童除了本身的手部精細動作、手眼協調、及動靜態平衡問題之外,透過視知覺(Visual

  • 253人瀏覽
  • 文/闕廷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候選人 快樂!是豐富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擁有成功人生重要的角色。然而全球至少有 10% 人在兒童和青少年患有精神障礙 (Mental disorders)

  • 1,005人瀏覽
  • 文:吳建霆/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 副教授 疫情當下的你,面對突如其來的三級警戒,原先計畫購入的健身器材費用,是不是已經變成了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的會員費?已經維持一段時間的運動習慣,竟然被疫情給打亂了。往好的一面來思考,研究證實,一段時間規律的重訓之後,就算中途停止,只要重新開始訓練,肌肉恢復到停訓前的水準會比初學時來得更快1。然而,這樣無法自由外出運動的窘境,對於多數學齡兒童的家長來說,可就不單單只是身體肌肉量的變化而已。持續關注我們科普文章的你,勢必早已了解規律與適度的身體活動對於兒童認知發展和大腦功能所能帶來的益處。舉凡: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專注力 (Attention)、感知肌肉動作技能 (Perceptual Motor

  • 1,328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文:李雅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          

  • 445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文/吳家豪。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運動科學組 碩士生 2021年5月19日因應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全國疫情警戒至第三​級,至今尚未解除。為控制疫情,避免群聚感染,許多訓練的場地、設施都受到了限制,對於身為運動員的我們,在疫情期間要如何維持訓練?成了最大的難題

  • 1,491人瀏覽
  •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 728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運動心生理學實驗室 吳家豪/吳紹瑀/闕廷宇/文   自從冠狀病毒在台灣爆發以來,許多的活動都因此受到限制,所幸「科技」的進步,讓我們有持續增廣見聞的機會,在Friday night有超過700人透過線上方式一起享受這一場有關「運動」結合「科技」的知識饗宴。 這場講座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相子元研究講座教授所主講,目前也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樂活EMBA執行長、國家訓練中心運動科學總召集人及運動科技大聯盟召集人。相子元教授為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主修生物力學,返國後積極投入運動科學研究,不僅在學術上表現亮眼,在2016年榮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並連續多年獲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產學合作績優獎,研發許多運動科技產品,協助社會大眾及運動員,是一位成功將「運動」結合「科技」的傑出學者。 相教授在這場演講首先提到,運動科技主要可以應用在促進全民健康、帶動運動產業以及提升運動競技表現。在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