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運動科學學術大師講座後續場次報名連結】 2021/7/16 19:00 成功大學蔡佳良特聘教授 講題:運動與認知神經科學跨領域研究成果與歷程 https://forms.gle/Xpsydz97xiDCPjam6 2021/8/20 19:00 臺師大張育愷研究講座教授 講題:從功夫到運動心理與大腦科學之路 https://forms.gle/TST6aRfFkU6wkown7 2021/9/10 19:00 彰師大古博文特聘教授 講題:身體活動與健康科學:流行病學的觀點 https://forms.gle/4sHTAMWJ6bAEBBe19 2021/10/1 19:00 臺師大洪聰敏研究講座教授 講題:卓越運動表現的腦與心理學 https://forms.gle/TDbfbEMQN8tJfSB28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呂家宏/前閃電狼職業選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運動心生理學實驗室研究生 比賽中事先準備好戰術,對手也如預測的方向在前進,即將快到預測範圍內時,對手停了一下好像覺得有危險,但隊友們要搶在第一時間出手就衝了出去,結果敵人從陰影出殺出,正好中了敵方的陷阱,反而被預測到的成為自己,掉入陷阱的隊伍變成我方,導致前期就先吃了大虧,隊伍重新組織戰略,但已超出事前規劃太多,隊友們只能隨機應變,對手看準時機穩健的把優勢擴大,被拉開無力回天的差距,最後只能打出GG投降。 模擬訓練:顧名思義就是擬真的進行訓練,電子競技對於模擬訓練的應用上,目前還只是安排實力相近的對象進行戰術上的練習,達成兩邊戰略熟練度的提升,表面上模擬訓練確實只能這樣,沒什麼大問題,若是從運動心理學的角度來切入,花費同樣的時間可以獲得更多的效果!模擬訓練的目的在於讓選手面對預設狀況下,此預設狀態可以套用在,預賽時在比賽中會遇到的狀況,特別模擬讓選手們心理狀態會不舒服的情境,久而久之在怎麼高壓的賽事上,選手都可以照著先前已經模擬過,完全準備好的狀態去做冷靜的應對,在賽事中乾淨俐落完成團隊制定的戰略,現役職業戰隊在做類似於模擬訓練,尋找對象互相切磋的行為,可以再套用更多模擬的情境,達成讓選手在賽事上完美發揮的效果! 戰隊在進行每一天的訓練規劃時,需要將每次訓練的目標明確化,並且讓隊伍內的成員都明白這個意義,大多時候選手不明白這層意義,會覺得平時就這麼做而忽略了,在做模擬訓練時,教練需明確下達指令讓選手進行刻意訓練,接著就是在同一時間,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並且不會增加團隊負擔,還可以提升訓練效率的方法,將訓練切割為,訓練前、訓練中、訓練後,分別加入前幾篇提到的運動心理技巧,讓選手在訓練前知道該怎麼面對接下來的訓練、並且在訓練中如何快速調適、最後在結束訓練可以學習到教訓,長期如此訓練累積下來的經驗,可以讓選手面對大大小小的賽事都可以完美發揮! [/vc_column_text][/vc_column][/vc_row]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文:謝漱石 博士後研究員 / 美國東北大學 心智與大腦健康研究中心 在COVID-19的疫情衝擊之下,已有研究發現,防疫期間的坐式生活時間,已明顯高於疫情之前1。從先前的文章,相信我們的讀者一定已經知道「久坐」,不但會危害生理、心理健康,甚至會影響大腦功能運作、造成注意力衰退……等症狀。一項針對超過4萬名COVID患者的研究發現,身體活動量的減少也與較高的COVID重症風險有關2。所以,不論是從「防疫」或「心智健康」的角度來看,保持適當的身體活動是非常必要的!那麼到底有什麼運動是我們在防疫期間,居家就可以做的呢? 其中一個選項,便是高強度間歇訓練 (High-Intensity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文/闕廷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候選人 自從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之後,各國政府為了有效控制疫情,紛紛祭出許多保護民眾的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政策,就是希望我們可以盡量待在家中,避免外出。因此,我們開始遠端工作、視訊教學、依賴外送、宅配……,無形之中,身體的活動量大幅地減少,坐式生活的時間急遽上升1 2。研究指出這樣的生活型態,確實會讓我們的心情鬱悶提不起勁3,長期下來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到認知功能4 (遠離椅子保護大腦連結)。 2021年4月最新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