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ome20204 月 (Page 2)
  • 458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文:林庭佑/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規律的運動習慣能夠改善生理機能並延緩老化,但你知道從事不同類型運動的年長者認知功能的狀況也會有所差異嗎? 2013年,臺北市立大學的黃崇儒教授等人發表了一篇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運動與年長者的抑制功能 (inhibitory function) 以及腦波有所關聯。抑制功能是讓我們能控制注意力、行為、情緒以及想法,使我們得以壓抑本能反應以因應生活中不同的挑戰。在此研究中,實驗者測量了抑制功能中的選擇性注意力 (selective attention)

  • 609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文:蔡侑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體育系  博士生 過去許多運動認知的研究主要著重在有氧運動對孩童認知的發展,然而近年來,則開始強調動作協調的重要性;協調性(Coordination)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控制下,與特定運動或動作相關的肌群共同作用,達到平穩、準確、有控制的運動,例如:接住對方投的球或將球投入籃框等,在過去研究較少探討大腦處於發展階段的學齡前兒童族群,因此本研究團隊試著深入了解協調性運動對學齡前兒童大腦功能的影響。 臺灣師大研究團隊針對26位學齡前孩童,將其分成低強度與中強度協調運動組。在協調運動介入前後皆進行抑制控制作業與腦波的收集。運動介入課程為每週兩次,每次35分鐘的足球運動;抑制控制作業主要為測驗干擾控制能力,如分辦圖型:> > > >

  • 384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文:謝漱石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全球已逐步邁入高齡化社會,台灣也不例外,根據統計2008年我國高齡者佔總人口數約10%,預估至2026年將成長至總人口數的20%,朝「超高齡化社會」邁進。隨著年齡增長,高齡者的身體機能會逐漸衰退,其中肌肉量的流失、骨密度的減少以及認知功能的衰退將破壞高齡者的生活品質與獨立生活的能力,而認知功能的衰退包含注意力控制能力的老化,提高跌倒的風險,嚴重者可能產生失能。 幸運的是,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重量訓練 (一種需要承受來自於體重之外的重量的訓練方法) 能減緩高齡者的肌肉量與骨密度的減少,近期亦有研究發現重量訓練可以短暫提升高齡者的注意力,且只要一次就見效!由臺師大體育系洪聰敏研究講座教授所率領的研究團隊招募了17位介於65-72歲的男性長者,讓他們進行一次30分鐘、強度適中的重量訓練,內容如下:中等強度 (50%的最大肌力)、8個針對上/下半身肌群訓練的動作 (坐姿胸推、腿部前伸、滑輪下拉、腿部後屈、坐姿划船、腿部推蹬、坐姿肩推、雙手彎舉),每個肌群進行兩組訓練,每組10次反覆次數。訓練結束後約15分鐘,讓伯伯們進行10分鐘的「注意力控制」的測驗,旨在測驗伯伯們是否可以有意識地、持續地維持注意力。研究結果發現,30分鐘強度適中的重量訓練可以提升伯伯們維持注意力的能力。另外,我們也找了一群教育水平及社經地位相符的大學生作為對照組,並進行同樣的運動訓練與注意力控制測驗,發現運動對於大學生與高齡者的效果是相類似的,意味著即便長者們處於認知功能的衰退階段,仍可透過一次性運動獲得立即效益。 雖然目前我們仍不清楚這樣的提升效果能維持多久,亦不確定這樣的效果是否適用於女性長者們,但研究結果已提供高齡者相當有用的訊息:只要能正確且安全的從事重量訓練,短短30分鐘便能對注意力有正面效果;倘若能進一步培養規律參與習慣,正面效果將更為多元,包含肌肉量與骨密度的提高。所以,假使你已達65歲,或是親朋好友是高齡長者,不妨建議他們踏出家門,加入重量訓練的行列吧! 出處: Hsieh, S.S.,

  • 735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文:余建霖 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工作記憶是影響孩童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的孩童在工作記憶上卻比一般孩童差,因而影響學習表現,更有學者提出ADHD

  • 819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文:謝漱石 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過去傳統上受到「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影響,不少人認為運動對於學生的學習或課業表現沒有幫助,甚至有負面影響。因此,除了父母不鼓勵孩子積極從事運動,學校單位更常刪減體育課改上學科,犧牲學生從事運動的機會。然而,隨著知識傳播的快捷與便利,現在我們知道優異的體適能有助於大腦發展與學習,此一發現大大顛覆了過去的傳統觀念,也改變許多家長與學校單位的認知。而為了讓運動對於學習的效益最大化,我們需進一步了解「動多少才足夠?」、「何時動最有效?」以及「運動的效果是否具有針對性?」。 臺師大頂大研究團隊利用大數據資料分析探討我國中學生體適能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針對39萬名曾參加2009-2013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國中學生進行資料分析,將其每年的有氧適能 (心血管與呼吸系統使用氧氣來產生能量的能力,常見的測量方式為1600/800公尺跑走) 成績 (1600/800公尺成績) 進行比對,發現國中三年期間將有氧適能維持在「體育署常模前25%」的時間越長,國三的學力測驗分數越高,特別是數學、自然、社會三個需要邏輯/推理/歸納的科目!除此之外,對於國中三年期間只有一年符合優良標準的學生,國三期間達標者的學力測驗分數高於國一或國二達標者。以上兩個結果說明除了盡量保持規律運動以培養良好的有氧適能之外,對於一開始體能較差的學生,只要能持之以恆並積極投入規律運動,同樣有機會獲得來自運動的效果! 雖然,影響學業成就的因素非常多,包含家庭、經濟條件、城鄉差距等,大數據分析的結果仍突顯了我國青少年需要足夠的運動參與以提升其有氧適能,進而達到促進大腦發展與學習的效果。除了大腦與學習,運動對於情緒管理、骨骼肌肉生長、體重控制等亦有正面影響。簡言之,只要透過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搭配適合的運動處方,運動對於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都有正面幫助的! 出處: Hsieh, S.S.,

  • 556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文:蔡侑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多帶小朋友去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小孩多「放電」,這樣晚上才能一夜好眠,然而遇到了ADHD(過動症)孩童更是如此!希望能藉由活動讓愛動的小孩安靜片刻,但要怎麼動才能真的幫助他們有較好的行為表現,我們團隊的研究成果顯示改善體適能可能是一種方法。 台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針對80位ADHD孩童進行體適能檢測,其分別為心肺適能、肌耐力、爆發力、柔軟度、及身體質量指數等五項測驗,之後將每項測驗依據我國體育署所建立的常模分成前40%與後40%的組別,而當中若小朋友各體適能項目級別有高有低,將會被剔除,僅保留各分類項目都被列入相同等級的對象。體適能測驗共有五項:(1) 身體質量指數:評估肥胖的嚴重度,測量方式為身高除以體重的平方值;(2) 心肺適能:心血管與呼吸系統使用氧氣來產生能量的能力,常見的測量方式為800公尺跑走;(3) 肌耐力:骨骼肌反覆動作且不疲勞的能力,常見的測量方式為仰臥起坐;(4) 爆發力:骨骼肌輸出力量的能力,常見的測量方式為立定跳遠;(5) 柔軟度:關節的活動範圍,常見的測量方式為坐姿體前彎。研究結果顯示較好的肌肉適能

  • 674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文:闕廷宇/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有句俗話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你也這麼認為嗎?根據神經可塑性的觀點來看,長期從事某項動作技能時會引發行為與大腦功能的改變。運動員在平常的訓練中或是比賽場上需要判讀對手的狀態,並且不斷調整自己的動作,追求較佳的運動表現,此歷程需要大量的認知涉入,而這樣的訓練是否有助於認知功能表現呢?近年已有許多的研究發現運動訓練與認知功能表現有相關,然而不同的運動訓練類型又是否會有差異呢? 運動類型依照其環境的變化性及預測性可分為「開放性」及「閉鎖性」運動類型。開放式運動指的是在運動的情境中,需要依照對手或環境變化來調整自己的動作,環境變化較大,例如:籃球、桌球、排球及羽球等;而閉鎖式運動項目則指的是在運動情境中,因較少需要於環境或對手互動,可依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動作,其環境變化較為穩定,例如:田徑或游泳。本研究將年齡介於18-25歲的受試者,依照運動項目分為開放性運動類型組(羽球或桌球)、閉鎖性運動類型組(游泳或田徑)及非運動員組,每組人數各為16人,研究發現三組在控制了相關變項之後(教育程度、智力、BMI、社經地位及性別等),不論何種運動類型,運動員在執行該測驗的反應時間都比非運動員短,且在執行短期空間記憶時,透過腦波分析發現有較大的P3振幅,表示運動員在執行此認知測驗時能招募較多的神經元,且P3振福與反應時間成負向關係,亦即運動員可能透過招募較多的神經元,進而能有較短的反應時間。 本研究發現不論是開放性或閉鎖性運動的訓練皆與視覺認知功能表現有正向關係,且此效果亦反映在腦神經運作上。當然,較高的認知功能是否是透過運動訓練所造成的,還需要不同的研究設計來進一步證實,但綜整過去的研究結果,可以知道的是「四肢發達,頭腦不簡單」。 出處: Chueh et al. (2017) Sports training

  • 615人瀏覽
  • [vc_row][vc_column][vc_column_text] 文:林高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過去已經有許多研究支持,有氧運動有助於認知功能的增進。在 ADHD(過動症)小朋友身上的研究也發現,運動對於他們的行為症狀、認知表現和執行功能都有正面的影響。而水上有氧活動,不僅能改善體適能和心肺適能,另外水中運動對於關節造成的壓力也比陸上運動來得要小,能使關節得到適當的放鬆和休息。 因此,我們的研究招募了 32 名 5-10 歲的